坡州三陵
恭陵(朝鲜第8代国王睿宗的元妃章顺王后之陵)
章顺王后韩氏(1445年-1461年)是上党府院君韩明浍之三女,1460年(世祖6年)与当时的王世子(睿宗)成婚,被册封为王世子嫔。次年生下元孙(仁城大君),因产后染疾17岁逝世。世祖赐儿媳韩氏谥号“章顺”,在现址上修建坟墓后称章顺嫔墓。1470年(成宗1年)追尊为章顺王后,章顺嫔墓也升格为恭陵。
坡州长陵
长陵(朝鲜第16代国王仁祖与元妃仁烈王后之陵)
仁祖(1595年-1649年,1623年-1649年在位)是追尊元宗与仁献王后之子,初封绫阳君,1623年光海君因反正被废位之后即位。仁祖1624年镇压李适之乱等,在反正后巩固王权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。他在位时期实施军制改革,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,采取排金(清朝)的外交政策,1627年、1636年遭遇丁卯胡乱、丙子胡乱两次战乱。仁祖逝世于昌德宫大造殿,享年55岁。
高阳西三陵
西三陵顾名思义是位于首尔西侧的三座陵,以1537年(中宗32年)朝廷将原本位于献陵(太宗与元敬王后之陵)西侧的中宗继妃章敬王后之禧陵迁至现址为始,1544年中宗之陵修建于禧陵西侧山坡(今睿陵所在地),并将此两陵合称为靖陵。次年仁宗的孝陵修建于此,1562年(明宗17年)中宗之陵迁至今首尔江南,章敬王后的陵改回原称禧陵。
金浦章陵
章陵(追尊元宗与仁献王后之陵)
元宗(1580年-1619年)是宣祖与仁嫔金氏的三子,1587年(宣祖20年)封为定远君,因壬辰倭乱期间辅佐避难中的宣祖受赐扈圣功臣,1619年(光海君11年)逝世,享年40岁。1623年其长子绫阳君(后仁祖)发动反正推翻光海君即位后被追尊为大院君。仁祖即位初期就想追尊其父为国王,因朝廷大臣的反对直到即位十年后才得以实现,追尊其父为元宗。
杨州温陵
温陵(朝鲜第11代国王中宗的元妃端敬王后之陵)
端敬王后慎氏(1487年-1557年)是益昌府院君慎守勤之女,1499年(燕山君5年)与当时的晋城大君(中宗)成婚,封为府夫人,1506年其夫中宗通过反正登基后慎氏被册封为王妃。可是因其父慎守勤反对中宗反正,慎氏册封仅七天就被废位。
高阳西五陵
西五陵顾名思义是位于首尔西侧的五座陵,是继九里东九陵之后朝鲜第二大规模的王陵群。此地最早修建世祖的长子懿敬世子(追尊德宗)的懿墓(敬陵),此后陆续修建睿宗的昌陵、顺怀世子的顺昌园、仁敬王后的翼陵、肃宗的明陵、贞圣王后的弘陵。
华城隆陵与健陵
隆陵(追尊庄祖与献敬皇后之陵)
庄祖(1735年-1762年)是英祖与映嫔李氏之子,出生次年被册封为王世子,1749年(英祖25年)起15岁的庄祖代理英祖听政,因与其父英祖政见不合郁积成疾,政治上与老论派对立等问题日渐积累,1762年(英祖38年)被废,最后闷在米柜里逝世。英祖恢复了他的世子身份,赐谥号为思悼。庄祖之子正祖继位后,又追谥父亲为庄献世子。
首尔泰陵与康陵
泰陵(朝鲜第11代国王中宗的第二继妃文定王后之陵)
文定王后尹氏(1501年-1565年)是坡山府院君尹之任之女,1515年中宗的继妃章敬王后逝世后1517年(中宗12年)受封为王妃,与中宗育有一子四女。其子明宗1545年继仁宗之后即位,文定王后垂帘听政八年,垂帘听政结束后仍与其外戚联手左右朝政。
首尔贞陵
贞陵(朝鲜第1代国王太祖的继妃神德皇后之陵)
神德皇后康氏(生年不详-1396年)是象山府院君姜允成之女,出身于高丽名门望族。高丽末期成为咸镜道出身武官太祖的京妻(原配乡妻外在都城迎娶的夫人),在太祖进入中央政界后为其壮大势力发挥了重要作用。1392年太祖建立朝鲜,神德皇后被册封为朝鲜第一个王妃(显妃),随着政治影响力的扩大,其次子芳硕(宜安大君)册封为王世子。
首尔懿陵
懿陵(朝鲜第20代国王景宗与继妃宣懿王后之陵)
景宗(1688年-1724年,1720年-1724年在位)是肃宗与玉山府大嫔张氏(禧嫔张氏)之子,1690年(肃宗16年)册封为王世子,肃宗逝世后登基。他在位时期无嗣,册封异母弟延礽君(后第21代国王英祖)为王世弟,让他代理听政。然而老论派与少论派围绕此事的矛盾激化,进而引发辛丑狱事、壬寅狱事。
首尔宣陵与靖陵
宣陵(朝鲜第9代国王成宗与第二继妃贞显王后之陵)
成宗(1457年-1494年,1469年-1494年在位)是世祖之孙,追尊为国王的德宗(懿敬世子)与昭惠王后(仁粹大妃)韩氏之次子。1461年(世祖7年)册封为者乙山君,1469年睿宗逝世后奉祖母贞熹王后之命继位。
首尔献陵与仁陵
献陵(朝鲜第3代国王太宗与元敬王后之陵)
太宗(1367年-1422年,1400年-1418年在位)是太祖与神懿皇后的第五子。太宗在太祖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功劳颇大,1392年(太祖1年)封为靖安君。后因对异母弟被封为世子等不满发动王子之乱,铲除异己,1400年即位。
南杨州光陵
光陵(朝鲜第7代国王世祖与贞熹王后之陵)
世祖(1417年-1468年,1455年-1468年在位)是世宗与昭宪王后的次子,相继受封晋平大君、晋阳大君,1445年(世宗27年)改封首阳大君。他于1453年(端宗1年)发动癸酉靖难夺取实权,1455年端宗退位后受禅登基。
南杨州思陵
思陵(朝鲜第6代国王端宗的王妃定顺王后之陵)
定顺王后宋氏(1440年-1521年)是砺良府院君宋玹寿之女,1454年(端宗2年)册封为王妃,次年端宗让位给世祖以后升为懿德王大妃。1457年(世祖3年)端宗的复位运动失败之后端宗被降为鲁山君,流放到江原道宁越,定顺王后也降为郡夫人。
九里东九陵
东九陵是朝鲜王朝最大的王陵群,由历时450多年的九座王陵组成,安葬着七位国王、十位王妃。东九陵以1408年(太宗8年)朝鲜开国君王太祖的陵墓健元陵为始,陆续修建文宗的显陵、宣祖的穆陵、显宗的崇陵、庄烈王后的徽陵、端懿王后的惠陵、英祖的元陵与宪宗的景陵。
南杨州洪陵与裕陵
洪陵(大韩帝国第1代皇帝高宗与明成皇后之陵)
朝鲜第26代国王(1863年-1897年在位)、大韩帝国第一代皇帝(1897年-1907年在位)高宗(1852年-1919年)是追尊献懿大院王(兴宣大院君)之子,1863年奉神贞皇后之命即位。他在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目的下开放门户,与西方列强建交,推动改革促进朝鲜建立近代国家体制,并在1897年宣布大韩帝国成立,有意与世界列强平起平坐。
骊州英陵与宁陵
英陵(朝鲜第4代国王世宗与昭宪王后之陵)
世宗(1397年-1450年,1418年-1450年在位)是太宗与元敬王后的三子,1408年(太宗8年)册封为忠宁君,1412年(太宗12年)封为大君。1418年其长兄让宁大君被废后世宗获封王世子,两个月后受其父太宗禅让登基。世宗在位时期创制固有的文字体系“训民正音”,征伐对马岛,并开拓四郡六镇的军事基地划定北方国界。